换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近在买的4个基金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咋治 https://m-mip.39.net/nk/mip_7461259.html

最近,在不断地买4只基金,为的是继续押注银行为主的大金融股的反弹。

看好银行股,其实已经有些时日了,关于这方面的分析,之前写过好几篇,A股银行股、港股银行股,都写过。

其实这东西的理由和逻辑没什么可以多说的,不外乎两点:业绩企稳+估值反弹。

今天想分享的,主要是近期在这块押注上,使用的四只基金,以及选择这四只基金的用意。

四只基金三套逻辑

下表是我近期在增持的四只大金融类基金,是基于三套逻辑:①主动选股;②打新增强;③港股洼地。

主动基金谋求超额收益

我选的这4只基金,3只是指数基金,唯独工银精选金融地产混合是主动型基金,基金经理是鄢耀和王君正。

鄢耀是老牌的基金经理,在著名的小雅老师的《??这一份长线基金经理名单请收好》中有提及,年9月17日至年10月29日期间年化回报21.65%,相当牛。

更重要的是,鄢耀是老牌明星基金经理中,为数不多专情于金融地产投资的。

鄢耀掌舵的「大金融」概念的基金,一共有三只:工银金融地产混合、工银精选金融地产混合和工银新金融股票。

单看今年迄今收益,我选的工银精选金融地产,是三只里面表现最差的——但某种程度上,这恰恰是我选择的理由。

工银新金融,今年迄今收益的确优异,体现了鄢耀的选股能力,但是作为一个重仓五粮液、美的和伊利的基金,用来押注金融股行情显然不合适。

工银金融地产,是鄢耀的旗舰产品,始于年。

上文提及鄢耀21.65%的年化回报,正是在这只产品上实现的。

但是,目前这只产品的规模已经有78亿元了,这意味着其通过打新增厚收益的好处,微乎其微了。

相比之下,年新发行的工银精选金融地产,迄今只有5.48亿元的规模,就打新增厚而言,还算是比较合适的体量。

更重要的是,工银精选金融地产是可以投资港股通的。

我之前提及过,很看好年香港股市尤其是价值股的表现。正因此,工银精选金融地产,就格外具有选股池的优势了。

虽然就年而言,可以投资港股,可能是更亏钱的一件事情,比如下表中工银精选金融地产的第六大重仓股HTSC就是一个港股,中报出现在十大重仓中,但是下半年迄今下跌了6.65%,拖累基金表现。

但是,既然押注的是低估值,那么就得忍受暂时逆风的亏损。

所以,鄢耀的三只金融基金,我还是选择了工银精选金融地产。

A股指数靠打新增厚

四只基金中,有两只A股指数基金,易方达中证银行和长盛中证金融地产。

如果你有看过我之前那篇《??爱大金融,爱那些苗条美少年》,应该对这两个基金不会陌生。

因为他们都是规模适宜,在跟随对应指数的同时,可以通过打新大大增厚收益的品种。

从上图可以看到,这两只基金相比指数,都有14%的超额收益。

当然,因为中证银行和中证金融地产指数都不是包含派息的全收益指数,所以这样对比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过即使按照4-5%的股息率去扣除,依然有将近10%来自打新的超额收益。

A股的金融股近期的行情,可谓是一波三折很是艰难。

若是能有打新相助,每个月多赚差不多1%,对心理安慰,是大有好处的。

香港银行:价值洼地

押注银行股,一个重要原因是相信低估值的力量。

既然如此,那么显然没什么道理不押注在香港H股上市的银行股了。

下表是截至年12月14日的AH股银行股的对比,可以看到即使是最接近的招商银行,A股也要溢价8.4%,更多的是溢价25%以上,少数甚至溢价50%以上。

即使从收息角度,显然也是拿着更便宜的银行H股,要来的更耐扛。

正因此,笔者会通过泰康中证香港银行C来持有银行H股。

当然,中证香港银行指数并非完全是银行H股,也包含了香港本土银行。

从下表可以看到,十大权重股中有汇丰、恒生和中银香港三只香港本地银行股,加起来权重是24.35%。

不过没办法,目前市面上似乎没纯粹的银行H股的指数基金产品,只能借道这个。

一键跟投组合来也

文末,保留节目来也。

虽然其实4只基金,手动配置定投也不算太繁琐,不过我知道不少读者是喜欢一键跟投的方式,所以在且慢上特地建立了这个组合,自用他用都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易方达中证银行LOF,且慢上没有C份额,所以组合中是用A份额替代的。

A份额申购费打一折是0.1%,30至天赎回是0.25%的赎回费,超过天免赎回费。

所以如果你计划押注银行股的周期在半年内,A份额成本会略高,是0.1+0.25=0.35%,C份额为0.4%×?=0.2%,但是只要持有满天,反而是A份额更有优势。

如果你介意这点,可以通过蚂蚁、天天等平台,自行用C份额组建这个组合。

张翼轸Earl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