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明是个雷,基金公司为什么不卖出 [复制链接]

1#
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375991.html

来源:2B研究院

作者:见习研究院

近期丹东港债券违约事件爆发后,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有人问,为什么基金公司会踩雷?

基金公司不是有明确的信用风险控制措施,也有信用研究员吗?

丹东港的债券价格早就大幅度下跌大半年了,情况恶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为什么基金公司就是不卖呢?

两个原因:

其一:估值技术

估值技术就是基金公司的操纵会计报表的手段。

明明市场价格跌到80多了,还按照买入成本法进行摊余估值,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掩耳盗铃,某些基金公司才能扛着不卖,以至于最后踩雷。

其二:风控执行不到位

现在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都设置了风控负责人,还是高管。高管,你懂的,不然怎么会明明有风控标准,却不执行呢?

基金公司如何进行债券风控?

一、不能持有AA评级以下的债券

二、不能持有失去流动性的债券

三、不能买入ST公司股票,及该发行人相关债券

然而!!!!!

09宜化债

由于经营上面发生重大风险,公司已经明确的公告了某重点子公司将受到重大影响。三季度巨亏12亿元,占净资产的21.8%。全年预计亏损。

年全年已经亏损了13.29亿元,今年再次亏损。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已经是定局,股票被ST处理已经是定局,债券停牌已经是定局。

公司债券的评级也被调为AA-,属于基金公司禁止持有的名单。

那么问题来了,

你风控的标准要求不能买AA以下评级;

你风控的标准要求不能买停牌债券;

你风控的标准要求不能买ST公司相关债券。

那么符合三项标准,债券价格已经大幅度下跌的宜化债:

公募基金经理们,你为什么不卖?!

公募基金的风控负责人,你们在干什么?!

引申阅读:基金公司如何踩雷

记者查阅了***基金的****信用债A的债券投资记录后发现,“14丹东港MTN”是年四季度进入其重仓债券名单的,并且一开始就买了50万张、占基金资产净值的5.82%。随着一些债券到期以及调仓,到了今年年中,“14丹东港MTN”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重上升到了9.68%,三季度末仍然保持在9.73%的水平。

随着*****基金公司公布基金净值,踩雷丹东港债券违约事件的初步影响确认。11月3日,********信用债A更新净值为0.元,下跌幅度6.16%。

基金净值6.16%的跌幅主要由于其重仓的14丹东港MTN估值被大幅下调。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经公司对发行主体的综合分析和调研,对持有的已到期债券14丹东港MTN的应收本金,参照同一发行主体未到期债券15丹东港MTN的中证估值定价做相应调整。

投资者A:

那个基金持仓好重

比我们私募还重啊

投资者B:

上市就买,买了就不动

这种基金经理真好做啊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