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4月15日上午骨与软组织肿瘤分 [复制链接]

1#

中华放射学会第十九届全国骨关节影像学术会议今天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继续进行。今天上午的骨与软组织肿瘤分会场,在大连医院副院长王绍武教医院刘吉华教授、首都医院杨本涛教授和内蒙古医院于静红教授的上、下半场主持下,多位医院的专家们就各种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思路、鉴别诊断和研究进展等做了丰富精彩的讲座,受到参会代表一致好评。

广西医院*仲奎教授

广西医院的*仲奎教授做了《韧带样纤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讲座,详细阐述了韧带样纤维瘤的WHO分类、临床分型、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给大家展示了丰富的病例资料,就影像学上信号、密度、增强等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关系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总结了韧带样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具有侵袭性和局部复发的特征,影像学上尤其MRI上有一定特征,如病灶内散在低密度/T1WI、T2WI低信号成分,增强轻中度持续强化等特点。

大连医院王绍武教授

大连医院副院长王绍武教授做了《软组织肿瘤影像-病理对照诊断研究的进展》的专题讲座,就不同类型的软组织如脂肪、纤维等来源肿瘤影像学尤其是MRI特点与病理组织学表现做了详细的对照分析,总结了T1WI表现为高信号和提示为软组织肿瘤的MRI征象。指出目前的影像-病理对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示了他们团队进行的影像、手术、病理点对点、面对面对照研究病例,提出加强影像与病理的联系是影像与病理诊断医师一直追求的课题,期待影像、病理和外科医生密切配合。

医院刘吉华教授

医院刘吉华教授做了《长骨骨髓炎与骨肉瘤的MR征象对比观察》的讲座,分别从骨内条带状异常信号、跳跃病灶、骨髓取代、骨内脓肿、骨膜下脓肿、软组织肿块、放射状瘤骨、液-液平面、脂-液平面等影像征象对长骨骨髓炎和骨肉瘤进行鉴别诊断,并详细解释了相应的病理基础和发生机制。强调准确认识和把握这些征象可提高二者的鉴别诊断,尤其对不典型病例的鉴别价值更大。

医院董越教授

医院董越教授的讲座为《四肢长骨孤立骨转移瘤的临床特征和影像诊断》,医院收集的一组发生于四肢长骨单发性孤立性骨转移瘤病例资料。从原发肿瘤来源、累及部位和影像学表现方面进行了分析,将影像学表现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和中心型、偏心型等亚型并结合大量病例进行讲述,系统性总结了单发成骨转移瘤的临床和影像特征。

首都医院杨本涛教授

下半场,来自首都医院的杨本涛教授首先做了《颅底骨源性病变的影像学分析思路》的讲座。从颅底的解剖特征入手,分别介绍了发生在颅底骨来源的发育异常性疾病、炎性疾病、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肿瘤样病变等常见病变,用丰富的病例和大量的影像图片直接明了、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各种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指出颅底骨源性病变的诊断要优化影像学检查路径,熟知骨源性病变疾病谱,提炼疾病关键影像征象,结合临床做出合理诊断。

内蒙古医院于静红教授

内蒙古医院于静红教授做了《骶骨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专题讲座,分别讲述了骶骨常见的炎性病变如强直性脊柱炎、结核等,和肿瘤性病变如脊索瘤、骨巨细胞瘤、神经鞘瘤、骨髓瘤、骨母细胞瘤、纤维结构不良、转移瘤等的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并介绍了地方性常见病布氏杆菌性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和病例图片。指出骶骨病变较复杂,炎性病变和良性病变相对容易诊断,恶性肿瘤多,难鉴别;多数有一定特征性,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病理。

重庆医院杨海涛教授

重庆医院的杨海涛教授做了《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的鉴别及进展》的专题讲座,就临床常见的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MRI鉴别诊断征象和影像学进展做了系统的梳理。分别从椎体内脂肪残留、后柱有无受累、颈及上胸椎受累、椎体内积液或积气、椎体终板下异常信号带、椎体后缘骨皮质形态、椎体后缘三角形骨碎片、椎旁软组织改变、椎管内硬膜外或椎间孔肿块等征象进行鉴别,并介绍了化学位移成像、DWI、DCE-MRI和双源CT能谱成像等新进展技术方面的价值。

杨海涛

编辑

孙闯、郜璐璐

审核

王绍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