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9192508.html基金公司自购再放量
手里的基金该加仓还是减仓?
7月基金公司自购再放量杠杆资金大幅流出啥信号?
招商策略研究提到,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的规模水平有所提升。年7月基金公司自购规模再次放量,股票型和混合型合计自购规模达到4.4亿元。从最近两年来看,年12月、年3月,基金公司自购净申购(股票型+混合型)的规模均超过4亿元,属于历史单月较高水平。
招商策略表示,从历史来看,基金公司对偏股类基金的自购规模明显放量多出现在市场阶段性低位。如,年1月、年12月、年7-8月、年12月。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属于市场大跌中基金公司的“自救”行为,如,年3-6月,年7-8月。
招商策略指出,从公募基金申赎的情况来看,6月偏股类老基金净赎回1.66%,相比5月的净赎回2.56%有所收窄,基金赎回压力在二季度得到一定程度释放。二季度以来,在基金赎旧买新格局下,公募基金份额开始逐渐趋于平稳,呈现存量博弈的状态。
在过去的7月,高风险偏好的杠杆资金是推动市场结构性行情的重要力量,7月末由于市场对*策担忧而导致的巨震中,杠杆资金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出现明显流出。未来如果融资资金继续放缓,那么市场这种极致的风格也可能趋于平缓。
据招商策略统计,上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净投放亿元,货币市场利率上行;短端国债收益率上行,长端收益率下行。股市方面,北上资金和融资资金均净流出;重要股东减持规模缩小,新成立基金规模下降,股市流动性回落,未来一周IPO规模明显扩大。
从投资者偏好来看,北上资金大幅加仓建筑材料、电子、传媒等,融资净买入电子、食品饮料、电气设备等;券商ETF申购较多,中证ETF申购较多。疫情影响下,海外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美元指数回落,长端美债收益率下行。
哪种基金最适合普通人定投?
01
问答君:哪种基金最适合普通人定投?
胡王朱:基金定投是目前基金市场上被大家比较推崇的一种投资策略。之所以被大家所推崇,就是因为他真是省心省力。定时定额投资特定的基金就是定投。
我从17年开始接触基金定投,主要投资的基金对象有中证,上证50,创业板指数和沪深。到目前我没有一次赎回卖出,都一直在持有,但已经停止定投。停止定投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大盘超过3点。如果大盘低于0点以下,重新启动定投。说明一下,我是一个长期投资者,使用定投,主要是想以这种方法降低持仓成本,并不以短期的波段差价盈利为目的。目前创业板持仓盈利收益率达到80%多。中农和沪深盈利在40%左右,最差的是上证50,主要是最近回撤较多,收益仅剩18%点多。我有几点叮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定期定额投资基金,是最适合工薪阶层的一种投资方法。顾名思义,基金定投就是定时定额投资基金,就要求投资者必须较长时期内,在固定的时间段,有固定的现金流收入,才能保证定投的资金不会断供。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正好每月固定时间到帐,符合这一现金流特征。我之所以强调在较长时间内有固定的收入,就是定投是一个长期投资的策略,如果一段时间没有现金流了,定投中断了,那么就失去了定投的意义。定投一旦开始,原则上,只有不能主要停止,除非达到了我们设定的止盈目标。这就是定投策略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叫做止盈不止损。从另一个方面说,正因为定投是一个长期不断的买入过程。如果你有大量的闲置资金,人为的分成许多份,去等待定投买入的话,也会造成原有资金便用效率低下,实际上也是一种浪费。
二、最适合定投标的基金就是宽基指数基金。基金定投是一个长期投资策略,如果投资对象只能短期内有收益的话,不能确定长期是什么状态,那么就没有意义了。假如前几年,我们要是定投买入乐视股份的股票,那么现在我们就血本无归了。指数基金投资的是一揽子股票,一两支股票的业绩,甚至是退市不影响指数基金的整体收益。所以定投的最佳对象就是指数基金。那么我们能不能投资一些主动管理型明星基金呢?明星基金他的收益,一般情况下都是稳定向上的,基金经理都能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随时调整基金的成份股票,作为一般投资者,我们完全应该相信基金经理有能力管理好自己所管理的基金。如果再分批投入的话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即使用效率低下。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他们的收益比较低,主要是稳定。要想获得稍高一点的经济效益,只有投资股权类的资产。定投股票,怕遇到黑天鹅事件。定投货币基金和债券资金收益又低。只有定投股票基金。从证券市场发展多年历史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主动管理型基金长期能打败大盘指数的,还寥寥无几。因此定投的最好选择就是股票型指数基金。
三、定投基金虽然是省时省力,但也要瞅准时机,果断赎回,否则就会有坐过山车的遗憾。无论是镜头还是其他方式的投资,我们的目的都是追求投资利益的最大化。如果看着己经得到的利益又重新失去,我们会有许多的遗憾。如果有确定性的机会能够赎回的话,还是要先落袋为安,保持收益为好。这就是要设定我们定的止盈目标。我在这个方面实际上还是吃了一点亏的。我17年同时定投的创业板指数基金盈利80%多,而上证50盈利现在只有18%?为什么?就是因为我虽然在大盘3点以上停止了定投,但是我没有设置止盈目标,上证50基金的收益也曾一度达到50%以上,没有及时止盈,造成利润回吐达到了近30%。所以说啊,定投一定要设置止盈目标,达到目标坚决赎回,重新定投。
02
问答君:大盘“蹦极”的一周,你是赚是亏?
能不能安静地老去:小赚一点点,注意是跟上了光伏板块,只是其他板块拖后腿了,下个月慢慢调仓。
小小金瓜:白酒,医药全踩中,还有一只中仓没清掉的混基,能源,科技正在建仓中,盈利效应还没带起来,调整中,期待8月飞起!
赚慢钱的李小白:本周还行,盈利一点,主要是半导体仓位不小,消费医药也有,不刻意择时,消费医药科技都有配置,另外有一些综合性的基金,去年主要消费白酒带来的盈利,今年就是科技,偶尔进行调仓。
下跌后迅速回血手里的基金该加仓还是减仓?
这周的行情可谓是惊心动魄,前两天跌的泥沙俱下,昨天有企稳迹象,今天又迅速回血。持基体验仿若坐过山车,但心里也满满的焦虑,手里的基金到底该加仓还是减仓?
超跌反弹,还是下跌中继?
股市也许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但却是*策的反光镜,风险偏好的试金石。此次“教育、住房、互联网”三大*策让海外资金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产业*策对估值的负面影响,北上资金在风险偏好收缩下第一反应是躲避、出逃,但平静后权衡、分化也将随之而来。
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武幼辉博士指出,下半年市场大概率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行业上科技好于消费,最看好高端制造,风格上中小盘成长优于大盘成长,建议投资者在震荡市中把握结构性行情,用高景气成长对抗估值收缩压力。
湘财证券认为,从各大指数的历史趋势强度来看,创业板和科创板两大指数的整体表现要明显强于沪指,所以更有理由相信:在短期空头情绪释放完毕之后,最先启动的必然也是双创,这就像一个好学生,前期成绩优秀,后期的成绩自然优秀,这是基本逻辑。
巨丰投顾认为,目前市场并不具备系统性风险,但短期情绪弱化下,还要注意反复中重心再次走低。但这里的调整,不是一调到底的调整,也不意味着熊市的到来,更多的还是阶段性的正常波动,只不过振幅加大了而已。整个下半年,可能都要适应这样的震荡。
趁反弹,基金可以赎回么?
追涨杀跌是人性本能,不管市场行情如何,投资者总是显得很焦急:市场涨的时候,想着是不是得赶紧跑步入场?市场跌了,想着是不是得及时止损?投资者焦急的背后,是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但我们每次想要卖出基金的时候,都不妨好好思考下如下三点:
1、基金收益率是否达到预期
很多投资者在买基金时,会对自己的收益率做一个预期,达到预期收益后有的投资者会选择卖出收益,保留本金继续投资;也有的投资者会选择全部卖出,安心享受生活。这两种选择无所谓好坏,都是“目标止盈法”的活学活用。
在我们投资基金前,首先确定自己的投资预期跟风险承受能力,问自己两个问题:想赚多少钱?能亏多少钱?想赚多少钱(投资预期),这个并不是拍脑门随便定的,就好像你不能指望存银行获得20%的利息一样。投资预期是要综合所投资基金的类型、历史业绩和自己的投资预期来看,再来设定“止盈点”。如果你继续看好基金未来走势,可以选择部分赎回,剩余份额继续持有。这样既能锁定部分赢利,又能有机会享受未来的收益。
设定了止盈/止损线之后,一定要恪守投资纪律。
2、市场整体趋势处于什么阶段
当市场处于牛市时,不要因为基金净值高就赎回基金,也不用在意净值的短期回落,可以继续持有或适当加仓。因为基金持有的是很多只股票,牛市股票普遍都涨得比较好。也不要因为短期震荡就赎回基金,因为股市都是有涨有跌的,短期震荡不能改变长期趋势,长期持有就可以盈利。
反之,当市场处于熊市,不要因为基金净值低就去买,不要盲目去抄底,很多可能越买越套。如果实在想去尝试,可以按照大额定投的方式参与,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目前很多品种显然是已经进入了技术性熊市了。
3、看持有基金是什么品种
并不是所有基金都跟股市有关。如果你买的是债券基金或者货币基金,A股市场的涨跌就与你无关。或者你买的是投资海外的QDII基金,那也与你无关。比如目前A股市场股票基金不是很好,但是一些货币、纯债、对冲量化类成为避险产品,还有一些商品类基金,表现还不错,在选择的时候不能同日而语。
而近期受*策影响非常大的教培行业,在此前由于空间大、需求旺盛较受机构喜爱,但近期监管提出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不得上市融资;上市公司不得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教培机构的业务空间几乎被完全限制。这时候教培行业显然已经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相关基金也就不值得长拿了。
什么情况可以加仓?正确的姿势有哪些?
市场波动加大就是有分歧,有人想下车,自然有人想抄底,那什么情况下适合加仓呢?
1、目前的总仓位不高,如果你的总仓位仓位在50%以下,那么,补仓效果会比较明显。反之,仓位越重,补仓越乏力一旦总仓位超过80%了,那么补仓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所以,总仓位在80%以上的投资者,不建议再补仓了。
2、你相信市场未来长期走势是波动向上的,或者说你投资的板块属于优秀赛道,并且你能够长期持有,给它时间。
3、你持有的基金或者说你加仓的投资标的是好的,这样才能抓住后续市场上涨的机会。
总而言之,补仓的好处是降低持仓成本,上涨时更易回本,但同样,补仓会增大持仓资金,一旦继续下跌,资产的损失也是更严重的。所以,补仓和在下跌市中加仓是把双刃剑,用之谨慎。同时,基金补仓的大忌就是频繁操作以及满仓*,记住任何一种补仓方法,都要严格的遵从纪律。
加仓的正确姿势又有哪些呢?
1、定比例加仓
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设定未来可能发生的总跌幅,然后确定你准备加仓的次数,就能平均得到一个每次加仓的比例。当基金净值较上一次加仓时下跌达到这个比例,就进行下一次加仓。
例如,你预计定投的基金未来会下跌20%,并且准备加仓4次,那么当基金下跌5%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加仓;下跌10%时,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加仓,以此类推。
2、加仓法
定投投资者可以根据每次下跌的具体幅度,确定每次需要补仓的比例。
也就是当基金第一次大跌时我们加仓一份,当基金第二次大跌时我们加仓2份,当基金第三次加仓时我们加仓3份。当基金大跌第四次的时候,加仓4份,以此类推。
比如你现在有1万块钱用来加仓,那么第一次只需要加元,再一次下跌就加0元,再下跌就加0元,再下跌就加0元。
总结来看:
1、对于短期投资,且持有权益类基金的仓位较重。可以考虑降低一部分仓位,落袋为安,留出部分机动资金。在基金选择上,可以保留有业绩支持,行业发展逻辑明确的产品。
2、如果打算做长期投资,近期不急用钱,那么大可不必焦虑,选择“多看少动”即可。毕竟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短期波动的影响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3、如果目前仓位很低,手上仍有较多可以投资的闲钱,不妨考虑逢低加加大定投金额,此刻正是迎接“微笑曲线”的好机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