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元旦节
HAPPYNEWYEAR
一、战略看多
欢迎大家进入股权投资大时代,这是在资管新规、房住不炒、个税递延、散户机构化等*策和形势影响之下战略看多的核心逻辑。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01
大发展
今年有关基金的话题,甚至“基金”这两个字都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引起全民热议,而整个公募基金的行业规模也不断创出新高,从15万亿一路增长,截止到年10月底已突破18万亿,而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也从年21.59%上升到30.7%,增长超过2.4万亿。
就在前一段时间,大家的朋友圈可能还被一张图刷屏了,那就是证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
02
大布局
上万亿资金等着入市。
所以,这是个什么机会,这是个未来十年的大机会,如果从现在回溯十年,站在十年前的节点上,让我们做出最优的投资选择,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定是买房子,并且是买最核心地段的,学区房。但站在当前的时点上,选择买什么才是十年后回看今天告诉自己,这是最正确的选择呢?答案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绩优权益资产,而对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最好的选择可能就是绩优权益基金了。
为什么是基金,而不是个股,因为投资需要闲钱、闲心和闲时。前几天我们已经发过一篇文章,《如何理解投资理财中的“闲钱、闲时和闲心”?》今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闲钱其实就是区隔,不是每一笔钱都是要用来投资的,有些钱是要用以消费的,比如家里3-6个月的生活开支费用,有些钱就是用来保障和保全的,剩下的钱还要分成是要稳健保值还是可以长投增值,资金来源决定了配置方向,配置方向决定了最后的投资收益。
闲心就是管理,一种对于仓位的管理,如何才能做到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呢?根本上还是一开始就做好了顶层设计,仓位的管理,不要因为投资的太多,遭遇市场的波动而变得夜不能寐,不要因为投资过度影响自己的心情,得不偿失,所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闲时就是选择,你是要自己在注册制已经推行,个股的坑越来越多,风险越来越大的情况之下忙前忙后忙上忙下,忙个不停的自己买个股,做研究,还是找个自己信得过的机构,信得过的团队,信得过的基金经理帮助理财。
投资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是为了投资。所以,闲时就是产品化,机构化的过程,想要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就把钱交给机构呗,让这帮聪明且专业、敬业的大脑来帮你“打工”。
二、战术谨慎
在一片祥和欣欣向荣之下,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知所谓的盲目乐观,特别要警惕长安十二时辰。
为何要谨慎,因为对于年来说,股价向上的动力并不是统一的,三大动力——盈利、利率和风险偏好,至少普遍的认知,利率明年可能是要稳甚至会升的,盈利当然毋庸置疑会大幅抬升,而风险偏好这个东西更像是个墙头草,来的快去的也快。
所以,动力不统一,没有大乐观的前提和基础。并且从宏观上看,最大的两个可能危机是通货膨胀和外部影响。
所以,不是我既然看多了,就不用管细节,一步到位,把仓位就干到自己匹配的位置就可以了。反而应该更加谨慎,至少留出10%-20%的仓位来应对不确定性。
并且昨天在公号做的一个简单测试,让我更加坚定的了这部分的逻辑。
虽然今年市场平均收益率很高,但是从我们做的测试这一个横截面上看其实很多人的赚钱效应还没那么大,赚到手的钱更没有那么多。
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会不甘心,从而导致调高对投资的收益预期,表现方式则是跑步入场,内心浮躁,想要快速赚钱,但往往最终的结果事与愿违,所以年,进入思维的第二层更是提醒我们在实际投资执行时要更加谨慎一些。
三、落地策略
最好的策略是什么?
不是固收+,而是货币+
首先继续做好权益类产品的配置,因为一二季度资金的跑步入场,年很可能呈现前高中低后平的格局,高手可以一开始的时候就进行标配,甚至超配10-20%,而根据市场的表现适时的下调权益类产品的配置比例到低配10-20%。不想要如此折腾的投资者,可以保持标配甚至一开始就低配10-20%等待市场真的回调后补足仓位即可。
而留下来的资金做什么呢?在利率上行的间歇期是现金为王,所以可以投资些货币基金,伺机布局权益资产,即便剩余仓位真的是买的固收+策略,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