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超级反弹中掉队的基金公司金鹰和中银 [复制链接]

1#

大盘迭创新高,股民扬眉吐气。

但是,一些基民却蔫头耷脑,只因自己捏了好久的基金,过去不得不陪着它走过熊途漫漫,眼看大盘强劲反弹,它却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会这样?很多基金网站的留言板中,投资人气不打一处来。为了一探究竟,《全球财说》把目光聚在焦仓位变化最为宽泛的灵活配置基金,把它们拉出来遛遛,用年度规模加权,比较基金公司旗下整体净值增长率,看看各家公司管理这类基金的能力。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从年初到4月4日(以下称统计区间),上证综指反弹30%,可谓久旱逢甘霖,但在这次超级反弹中,却有6家公司旗下灵活配置基金整体增长率不及15%,连大盘涨幅一半都不到。

从最差的说起,金鹰基金公司位列倒数第一,旗下19只灵活配置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只有7.75%;中银基金公司排倒数第二,旗下47只灵活配置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只有10.30%;招商基金公司位列倒数第三,旗下49只灵活配置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只有12.31%。

数据来源:wind

样本选择:灵活配置总规模高于行业平均值45亿元公司

统计区间:.1.1-4.4,以.12.31各基金规模加权

金鹰九成基金跑输业绩基准

投委会形同虚设

金鹰旗下有19只灵活配置基金,统计区间内有15只跑输大盘,直接导致整体净值增长率垫底。进一步细化,用各基金自己制定的业绩比较基准做标杆,看看统计区间内输赢成绩。结果显示,金鹰旗下仍有12只、占比过6成的基金跑输自己的业绩比较基准。而且,跑输业绩基准基金规模合计,占到了此类基金规模的90%。这就说明,金鹰旗下此类基金走熊,不是个例和某些小基金,而是普遍不灵,是份额较大的基金拖累了基金公司的后腿。

数据源自:wind

统计区间:.1.1-4.4,以.12.31各基金规模为准

金鹰采取集体投资决策制度,由公司总经理任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委员由固定收益部总监、权益投资部总监和副总监、绝对收益投资部总监组成,更设立了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固定收益投资决策委员会等集体投资决策机构。

不知为何,这样一个看上去规范的机制,却使得旗下基金大面积跑输大盘,跑输业绩基准。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净值增长跑输大盘的基金,原因无外乎是踏空,或是没选对牛股。可叹的是,金鹰旗下基金两者兼备。

年年底时,金鹰旗下基金股票仓位低于50%的有8只,有5只在4季度内减仓。很显然,这样的操作,势必会使得这些基金今年初在大反弹中踏空。

金鹰鑫瑞A是公司旗下此类基金最大规模品种,年年底规模31亿元,业绩比较基准在统计区间内上涨13.66%,此基金净值只上涨1.06%,不及业绩比较基准的零头。此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60%+沪深指数收益率*40%”。但此基金长时间空仓股票,靠什么去实现沪深指数40%权重的收益率?这样的基金,跑输业绩基准“很正常”。

也有基金表现很差源于错误减仓,金鹰红利价值、金鹰周期优选和金鹰转型动力是这方面的代表。经查这些基金的操作路径,它们都在年4季度减仓。例如,金鹰转型动力在这个季度内将股票仓位从82%降低到53%,基金经理认为:“预计年上市公司盈利回落,导致市场难有大的系统性机会。”

仓位下降已经使得基金输在了起跑线上,后续如再有错误的操作,一定会加剧跑输的程度。金鹰转型动力年4季度末持有天山股份、西部建设和北新路桥,这些股票在统计区间内反弹幅度均超过80%,但基金净值只反弹了19%。如果不是过早减仓,或中途下车,基金净值何以赶不上指数?

就金鹰旗下相关基金净值的反常表现,《全球财说》向金鹰基金发函探求答案,但未收到任何合理解释。

中银7成基金仓位超低

跑输业绩基准基金规模高达亿

比金鹰更让市场大跌眼镜的是,中银旗下有43只此类基金跑输同期大盘,这些基金总规模高达亿元;比不过大盘,也比不多自己——中银旗下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有37只,总规模也高达亿元。想一想这些基金的投资人,是什么感受?眼看着大盘日新月异,自己的基金却如蜗牛般爬行,怎能不懊恼。

数据源自:wind

统计区间:.1.1-4.4以.12.31各基金规模为准

样本选择:中银旗下跑输业绩基准且规模大于2亿元的灵活配置基金

不难发现,中银旗下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与股票仓位过低也有直接关系。

例如,中银广利A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6.97个百分点。此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指数收益率*60%+中国债券总指数收益率*40%”,在年第3、第4季度时,此基金股票仓位14.66%、7.25%,靠什么去赢得沪深指数收益率60%的收益率?

在中银旗下,和中银广利A类似的基金有32只,占到了此类基金近7成,不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还能有什么出路?

根据中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